蘭科植物在中國是一個很大的科,也因此分類處理上較為困難且各學者看法也常有歧異。在1999年中國植物誌中認為中國蘭科植物共有5亞科、171屬、1247種,但到了2009年英文版的Flora
of China則認為應有5亞科、193屬、1350種。五個亞科分別為:擬蘭亞科、杓蘭亞科、紅門蘭亞科、香莢蘭亞科和樹蘭亞科。以下是五個亞科的簡介。
擬蘭亞科(APOSTASIOIDEAE):共2屬4種。
這個亞科的成員在蘭科中較為原始,無論是營養器官或是花、果實型態都很不像我們認識的蘭科植物。兩個
屬分別為擬蘭屬(Apostasia)和三蕊蘭屬(Neuwiedia)。
杓蘭亞科(CYPRIPEDIOIDEAE;即拖鞋蘭亞科):共2屬70種。
本亞科成員大多富觀賞價值,花朵造型奇特,在野外的結實率高。兩個屬分別為杓蘭屬(Cypripedium;即喜普
鞋蘭屬)和兜蘭屬(Paphiopedilum;即拖鞋蘭屬)。
紅門蘭亞科(ORCHIDOIDEAE;即蘭亞科):共46屬340種。
本亞科種類繁多,較有名的屬如鎧蘭屬(Corybas;即盔蘭)、班葉蘭屬(Goodyera)、綬草屬(Spiranthes)、隱柱蘭屬
(Cryptostylis)、舌唇蘭屬(Platanthera;即粉蝶蘭屬)等。
香莢蘭亞科(VANILLOIDEAE):共6屬14種。
本亞科共6個屬,分別為:香莢蘭屬(Vanilla)、肉果蘭屬(Cyrtosia)、山珊瑚屬(Galeola)、倒吊蘭屬(Erythrorchis)、
盂蘭屬(Lecanorchis;即皿蘭屬)和朱蘭屬(Pogonia;即鬚唇蘭屬)。
樹蘭亞科(EPIDENDROIDEAE):共137屬922種。
本亞科為蘭科中種類最多的亞科,所有附生蘭皆屬於本亞科。就有名的屬如:頭蕊蘭屬(Cephalanthera)、竹莖蘭
屬(Tropidia;即摺唇蘭)、芋蘭屬(Nervilia)、白及屬(Bletilla)、羊耳蒜屬(Liparis)、石斛蘭屬(Dendrobium)、豆蘭屬
(Bulbophyllum)、松蘭屬(Gastrochilus)等。
以上中國蘭科植物共計特有的有11屬505種。
中國對於蘭科植物的保護有幾個不同的方法:一、就地保護:設立自然保護區,共計約保護了80%的野生蘭;二、重引種保護:利用瓶苗等人工培育方式重新將物種引入原生育地。三、遷地保護:如設立西南種貨庫、深圳蘭科植物種貿中心等。四、以人工培育藥用、觀賞用蘭科植物,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金博士也向大家介紹他的研究內容,包括高黎貢山蘭科植物研究和蘭科槽舌蘭屬的系統生物學。
金博士從事高黎貢山蘭科植物研究約十年,共計該地有94屬352種,其中有24種是該地特有,約50%為附生蘭,約20%數量稀少。該地環境主要為常綠闊葉林,海拔約從700至5000公尺。
蘭科槽舌蘭屬(Holcoglossum;模式種即台灣的撬唇蘭)的系統生物學有幾個重要的結果,發現本屬在親緣演化樹上主要分為三個分支,一個是溫帶地區的種類、一個是亞高山的種類、另一個則是熱帶地區的種類。其中槽舌蘭屬發生過幾次授粉者的改變,例如從蜂類轉變為甲蟲傳粉。另外認為本屬植物發生過快速的輻射適應演化,主要可能是因為傳粉者和生境的適應、改變。 |